张闯的作品重视技法、追求画面的完美。《2016街舞》这幅新的作品,画面有强烈的壁画感,场面辉宏,在巨大尺幅的画布上构图精妙严谨,和之前的街舞系列作品比较,更加有抽象的韵律动感。“轻技术,重观念”是当代艺术市场缺乏技法和学术专业性的说辞,但是,我们不排斥观念,因为观念很重要,但是谈论绘画,得先有技术本身。要展现艺术本身,需要观念有价值,也需要用技术完美表现出来,即使画面有某种不足,但在寻求进步的空间,不等于不要技术了,更不是说没有技术是多光荣的事。
风景系列的油画作品,有在营造神话幻境的感觉,像《非洲非洲》的感觉很好,有远古非洲神话元素和情结在里面,这种探索可再深入。
——詹建俊
张闯以其敏锐的“画家的眼睛”透过街头少年腾飞和坠落的舞姿,扑捉到都市青春律动的色彩和线条,揭示了深圳挺立时代潮头的城市精神。是变革的时代赋予画家全新的题材,滋养了作品的精神内涵。而画家就是一位置身时代大潮之中的“弄潮儿”,击水中流,大浪淘沙,以激情和灵感熔铸的画作,为城市留下了青春岁月的珍贵记忆,可以说,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。
——董小明
我们在这里其实也看得到,不管是人也好、还是风景也好,你从他的画法和他的风格来进行评价,其实就是一个纠结。纠结不是一个贬义的,文化人在深圳的那样一种状态,恰恰是一种纠结,反映过去是一个“文化沙漠”,现在是中国最先进的一个现代化的城市。它的文化成长起来的时候,要面对很多的矛盾。这个矛盾,具体到一个画家的创作来说,一定是很纠结的。你从这个题材来看,就是他画《街舞》、画《动漫》,他跟其他人画的不一样的地方。比如说(黄一汉),他画的动漫叫“新新人类”,他画的完全是把它立足在消费的层面上和游戏的层面上,但是张闯的画,一点点游戏感都没有,在现代化的一个城市里他寻找到了一个比较现代的符号,这个符号在他这里已经被他改装了,他想借这个题材表达我刚才说的、一个文化在这样一个城市所面对的文化的困境。
——刘子建
他的作品有一种审美上的创建,就是他不断发现、不断摸索出来,而且不断积淀、提炼出来的表现形式,我觉得既有巴洛克的那种动感、明显又不同于巴洛克,因为巴洛克是那种贵族化的、他是一种大众化的,巴洛克是戏剧化的,他是现实化的,巴洛克的是炫耀性的,他是鼓动性和警示性的,既有古典主义、又不是古典主义,很明显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波提切利,还有19世纪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等等,明显是现代主义的。还有一种塞冈提尼的表现手法,《阿尔卑斯山》北欧的象征语言特征,但是又不是那种,很明显吸收了表现主义的这种情绪化的表现,但是又用一种很学院化的手法来表现。看到似曾相识的古老的、传统的东西,但是又很清新,就是他在吸引了前人很多的手法之后,又融入了当代的感受,形成了他的这种独特的、有他审美创建的一种表现手法。
——郭雅希
张闯的风景和人物是两个系列。感觉也不同,但是画法有一些接近、比较细。我看张闯很踏实,画面花的工夫不小,我觉得风景系列的画法很有意思,在那个画法里可以再提炼一些,会更有味道。人物画系列作品很生动、很有动感,跟风景不太一样。
——孟禄丁
整个展览中,一部分跟城市青年的生活有关,另一部分就跟自然、神性有关。这其实也是一种世界观,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。这个世界我们看到的分为几部分,社会、自然都是我们可见的,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可见中看到不可见。
——郝青松
张闯笔下描绘的一代是把历史的文脉都虚无化了,比如说从一个中国人、一代比一代的角度来看,他们的状态未必是一个不好的事情,最起码他们尊重他们的肉身的感受,他们对流行的、时尚的元素高度敏感,所谓把历史脉络虚无化,另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受强制化的教育的痕迹,应该是越来越淡了。
——杜曦云
我第一眼的感受,就是它的这种视觉的震撼力其实特别大。我当时在想如果不是一个个展,而是一个群展,我们如果把这张画放在别的作品的旁边,它是不是可以第一眼抓住我们。这个设想,我感觉它的绘画非常容易在第一时间抓住你,因为这个绘画非常有张力。
——盛 葳
其实很长一段时间,对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的方式,好像是和图像绘画同时出现的,所以我们看到那一批作品都有一种倾向,就是追求平涂、甚至是去笔触化的一种倾向。但是我看到张闯先生反倒是强调笔触的、强调绘画语言的,我觉得张闯先生和其他的类似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。
——尹 丹
虽然这些作品是和人物和现实中的年轻人直接相关的,我们可以分辨出来他们从穿着、打扮来看是90后、00后非常年轻的城市年轻人的群体、群像,我们从图像的构成来看,它好像又离现实有非常大的一段距离的。所以我在思考说,他为什么会离现实有这么大段的一个距离?一方面是从图像来说,他可能不是从现实到图像的这么一种转化,而是从图像到图像的转化。它是经过艺术家个人头脑的转换出现的,这种场景通过个人的想象、加工之后,琢磨很久可能才出来的。
——艾蕾尔
张闯先生的作品里面吸收了很多的元素,比如说工笔画,包括陈老莲的人物的形象的塑造,甚至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洞窟壁画的营造感,我觉得他更欣赏唐宋时期的比较优美的、灵动的这种飞动感,包括他室内画的风景,始终营造一种飞悬的、飞动的、优美的形象。
——邱 敏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