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本小画集刊出的是我近年来的一部分作品,还有很多由于不满意或没最终完成,至今还堆在画室里。
我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,从事绘画这个职业,还是我来深圳后,经历了人生的历练,在远离故土的深圳,找到了自己的一种绘画载体和状态,我感觉着实不易。
回顾童年时期的梦想,就是成为一名画家。那时我的祖父林更梅是我对绘画产生兴趣的引路人,他老人家年轻时喜好摄影绘画,经历了动荡,由北京来到了保定,在我6、7岁刚懂事的时候,他给我用印蓝纸拷贝一些画稿、图案给我临摹,我渐渐的喜爱上了绘画。我的父亲张东彦,父母过世早,留下他一个独苗,因此对于我们姐弟三个的教育,从没放松,尤其是在我的绘画的教育上。从我上小学就带我拜师学画,遍访保定的画家,记得有大左老师、小学的翟老师、工艺美校的丘玉祥老师、我父亲的朋友康卫中老师、还有我高中时代的冉杰老师、保定群艺馆的薛树森老师,他们都对我的绘画道路起了重要的影响,尤其是薛树森老师,对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,使我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
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,有一天,父亲从天津回来,带回很多幅国画,说是我的一个姑父的作品,让我临摹,那时我才知道亲戚里有个大画家。父亲告诉我姑父叫呼延夜泊,我非常喜欢姑父画里的牧马、红叶黑鸟、秃鹫、山峦,这些画叫我着迷了好久。我也试着临习,临完父亲就把姑父的画收起放好,大了之后才知道我姑父就是徐悲鸿的弟子——王学仲。
后来我考取了天津美术学院,以特招的成绩入读油画专业。美院的四年学习是我人生的重要时代,美院里有像孙其峰、付乃琳、张世范、吕小鹏等这样的老艺术家,也有霍春炀、王玉崎、孙建平、何家英、李孝宣等中青年精英。他们的艺术造诣都很高,而且艺术特点也不尽相同,在这个氛围里,我吸取各家之长,把他们的精髓融入到我的作品创作中,这个阶段,我的绘画已进入了创作阶段,并且对绘画有了新的感悟。
可能是亲戚里就我一个学绘画的原因,姑父对我格外重视,毕业后托人安排我在天津工作,业余时间让我在天津大学艺术研究所画画。工作二年后,见我在天津没有太多的起色,就征询我意见是否到深圳发展,于是我于1992年来到了深圳,一待就是二十多年。
姑父的好多同学、师友在中国当代绘画界都是元老级别的,比如吴冠中、詹建俊是他同班同学、朱乃正、郭绍刚等是他的好朋友,但姑父从不为亲属麻烦他们。我还是在天津的笔会上,第一次见到郭绍刚老师,后来因为郭老师来到深圳画画,有了多次的接触,才受教良多。2007年冬天,姑父脑溢血病重,我回天津医院陪护,病情转安后,他看到我带回来的由天津人美出版的我的个人油画集,用颤抖的手,给他的老同学詹建俊写了封短信,叫我去拜师,听听詹老的指导,姑父说他同学里詹老的油画画得最好。于是我带着姑父的信敲开了詹老家的门,詹老看了我的画册,对我谆谆以教,让我顿开茅塞,后来詹老到上海、广州和深圳出席画展,接触的次数多了,他的精辟见解和主张,使我受教良多,叫我如沐春风。
我来深圳工作后,先后结识了很多的绘画大家,比如像邵增虎、王子武、张祖英、潘嘉俊、田克盛、许钦松、林永康、郭润文、董小明等等,并于2004年拜师于意大利国立罗马美术学院教授亚历山大.特劳蒂,他们对我在深圳这片热土的绘画风格的形成,起了重要的作用,尤其感谢邵增虎老师对我选择的肯定。
画画的过程其实是个从师的过程,我很幸运,能接触到这些德艺双馨的绘画前辈们,他们是我绘画的坐标,有了他们的指引,我的艺术生涯才不至于迷路。
这本小册子有林永康老师为我写的文章,非常感谢林老师对我的鼓励,还有刘子健教授和边成军秘书长,赋文对我的厚爱,深表感激,我还将继续不断的学习,探索绘画的真谛。
还有要感谢我身边的朋友们,是你们给我生活的动力,也是你们推动着我的前进。
2013.年9月23日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